探寻非遗脚步,品味百态武陵 --记22级文管专业大小河街、白马湖文化馆实训
穿紫河畔,水街相融,大小河街、白马湖是常德市武陵区的两大特色风景。
2024年5月6日,在尚子轩,阳婕等老师的带领下,文管22101、文管22102班的员工赴常德武陵区大小河街和白马湖文化馆进行实地考察。
上午八点四十分,一行人抵达大小河街。常德河街最早形成于明朝,原本位于沅江旁,年轻的沈从文曾在河街租住。2015年常德在穿紫河畔重修河街,“常德河街”便由黄永玉题写。
首先参观考察到的是潘能辉木雕工作室,2019年该工作室入驻河街非遗文化街区,潘能辉的木雕作品多以常德河街、七里桥、安乡深柳书院为主角,展现地域特色。在他的工作室里还有一幅以沈从文《湘行散记》为蓝本创作的巨型木雕设计图纸,据了解,光是完成草图创作就花费了八个月。员工们在此认真欣赏每一件木雕作品。
紧接着来到了乡村振兴馆,它在民间还有另一个名字,叫做酱板鸭博物馆。馆内以售卖常德本地特色食品为主,例如酱板鸭、石门腊肉、擂茶等。店主为员工们详细讲解每一品类,并还原总书记来此考察的情状。
河街的最后一站是李健鹰非遗麻质画工作室。李健鹰作为麻质画非遗传承人,创作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,她表示,非常欢迎老员工来调研非遗文创,期间,李健鹰还多次与员工交流心得,并鼓励员工多多了解非遗麻质画。
下午两点,众人抵达白马湖文化馆。该文化馆也是常德市文化馆,曾举办过“闲亭雅趣”诗歌朗诵会等大型活动。馆内陈列桃园木雕金丝楠木《国色天香》等多幅木雕作品,铜版画茶台屏风《麒麟送子》、桃园刺绣《少师太师》等一系列作品,并已建成常德非遗云博物馆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同学们认真参观完了整个文化馆。
此次实地考察过后,同学们对常德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触,未来是属于年轻一代的,只有传承好非遗文化,才能传承好深厚历史底蕴,才能稳步向前发展。